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替雷利珠单抗的国际征程与国内临床实践新篇章
CCMTV肿瘤频道 2016次浏览
2024-09-04

图片




近期,我国自主研发的PD-(L)1单抗药物替雷利珠单抗(百泽安®)“出海”取得突破性进展,欧盟委员会(EC)正式批准其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和二线及以上治疗的三项适应症[1],替雷利珠单抗成为首个且唯一在欧美获批NSCLC适应的中国自主研发的PD-(L)1单抗药物。此前,替雷利珠单抗已在欧盟委员会(EC)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获批用于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

回首国内,肺癌免疫治疗蓬勃发展,领域专家学者正积极推动肺癌免疫治疗规范化,新鲜出炉的《2024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首次纳入了免疫治疗疗效评估与持续治疗的相关内容。

基于此,我们特邀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承志教授和河南省肿瘤医院马智勇教授,围绕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就替雷利珠单抗在肺癌领域的应用、以及肺癌免疫治疗持续用药规范化等相关话题进行分享与点评。


专家简历

图片

周承志 教授

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临床诊疗部部长、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常务副主任
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重症肺癌”的概念,并牵头发表第一版“重症肺癌国际共识”“肺癌合并COPD诊疗国际共识”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学组副组长
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CROC)秘书长兼青委副主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肿瘤重症专委会主委
第二届“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肺癌领域杰出贡献奖”、第五届“羊城好医生”第一届“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


图片

马智勇 教授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河南省肺癌诊疗中心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CSCO非小细胞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促会肺癌专委会常委

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委

国家癌症中心肺癌质控委员会委员



照亮全球健康之路,

中国科研创新正大步迈向世界


周承志教授指出此次替雷利珠单抗在欧盟的获批令人感到极大的振奋,为国内临床研究的未来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首先,只有坚持高标准的科研实践,才能在全球医药领域获得认可。这对于国内开展临床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示范,凸显了在国际医药领域取得成功所需的基础价值。其次,从临床医学的深入洞察到数据分析的精确处理,再到患者护理的细致关怀,每个环节都凝聚了科研团队的智慧和努力,展现了跨学科合作的力量。这种协作精神对于应对复杂的临床挑战至关重要,也是推动中国医药创新不断进步的关键动力。

第三,临床研究需要始终将全球视野与本土智慧相结合。我们不仅要关注本土患者的需求,也要积极适应国际医药市场的规范。这种融合策略为中国创新药物的国际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信凭借持续高标准的科研实践、融合全球视野与本土智慧、以及跨学科的紧密合作,加之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将有更多中国创新药物走向世界,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国际舞台的中国智慧,

回顾替雷利珠单抗“出海”的成功基石


本次替雷利珠单抗在欧盟获批的肺癌适应涵盖了晚期NSCLC的全线治疗。其一,是联合紫杉醇和卡铂或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和卡铂用于不适合手术切除或接受含铂放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其二,是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用于PD-L1表达≥50%且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突变、不适合手术切除或接受含铂放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其三,是单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含铂药物治疗后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EGFR突变或ALK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在接受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前应当已接受过靶向治疗[1]

此次获批的关键循证证据分别来自于晚期一线肺鳞癌的RATIONALE-307研究[4]、晚期一线非鳞癌的RATIONALE-304研究[5]和晚期经治NSCLC患者的RATIONALE-303研究[6],这三项研究共纳入了1499例患者,研究结果一致显示了替雷利珠单抗强效缩瘤和显著延长患者生存的卓越疗效:

在晚期肺鳞癌的一线治疗中,RATIONALE307研究[4]结果显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客观缓解率高达74%,mPFS达9.6个月,与化疗组相比显著降低疾病进展57%;mOS达26.1个月,死亡风险下降47%,为晚期肺鳞癌患者带来长生存获益。

在晚期非鳞癌的一线治疗中,RATIONALE-304研究[5]显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有效控制疾病进展,mPFS达9.8个月,疾病进展风险显著降低37%;mOS达21.6个月,显著降低死亡风险32%。RATIONALE-304研究入组的患者中40%以上为PD-L1表达阴性患者,超过35%的患者存在远端转移,这样的基线条件也更符合真实世界患者特征,能够更清晰地指导临床用药。

而对于晚期NSCLC经治患者的免疫治疗,我们也看到了RATIONALE-303研究[6]中的优异数据——mOS达16.9个月,mPFS达4.2个月,ORR达23%,实现了超越同类研究的最长生存、最强疾病进展控制、最高缓解率,且不限PD-L1表达、鳞癌及非鳞癌患者全面获益,为晚期NSCLC经治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

结合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以替雷利珠单抗为代表的中国创新药研究数据和成果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不仅彰显了中国医药研究的科学严谨性,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医药创新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刷新ES-SCLC长生存记录,

实现肺癌全面获益


马智勇教授指出,除了在NSCLC治疗方面的卓越成绩外,替雷利珠单抗在SCLC领域的探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SCLC占所有新发肺癌病例的13-15%,早期即具有高度侵袭性,确诊时多为广泛期,与NSCLC相比,患者的整体预后相对较差。RATIONALE-312研究[7]结果显示,其主要终点mOS达15.5个月,较单纯化疗组显著延长,其中,3年OS率高达25%(对照组9%),即四分之一的患者活过了3年,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刷新了ES-SCLC患者的长期生存记录。在次要终点上,联合治疗组的mPFS、ORR和DoR均显著提升,其中,1年的PFS率达到21%,意味着超过五分之一的患者在一年内疾病无进展,为单纯化疗组的4倍之多(对照组5%)。此外,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整体耐受性良好,为ES-SCLC患者持续获益保驾护航。目前,替雷利珠单抗的ES-SCLC一线治疗适应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受理。

与NSCLC免疫治疗已全线医保不同,目前尚无任何SCLC免疫治疗药物纳入医保,且价格昂贵,为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替雷利珠单抗单次治疗费用不足3000元,年治疗费用不到5万元,可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经济负担,带领SCLC走进单次免疫治疗的“千元时代”。



创新结构铸就抗癌利器,

广泛瘤种研究显成效


马智勇教授谈到,不仅在肺癌领域,替雷利珠单抗在其它多个瘤种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药理结构优势。替雷利珠单抗通过对Fc段的改造,去除了与FcγR的结合能力,进而消除了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ADCP效应),避免因T细胞数量减少而影响抗肿瘤疗效。同时替雷利珠单抗抗体Fab段与PD-1结合位点面大,更彻底阻断PD-1与PD-L1结合,且PD-1上解离的速率慢,与PD-1的亲和力更高。独特的药学结构优势带来了更好的疗效与安全性,这在多项研究中均已一致得到了验证。

其次,替雷利珠单抗在研发之初的长远规划和多线布局也是成功的关键。替雷利珠单抗的研究布局在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鼻咽癌、尿路上皮癌等诸多肿瘤领域,且研究人群覆盖面广泛,不仅包括中国多个中心的人群,还涵盖了全球多国家、多地区的代表性人群。通过这些研究,替雷利珠单抗展现出了显著的应用潜力:无论患者PD-L1表达水平如何,它均可在广泛瘤种的治疗中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马智勇教授指出,目前替雷利珠单抗在中国提交的适应申请共15项,其中13项获得NMPA批准,11项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包括肺癌、肝癌、食管鳞状细胞癌、尿路上皮癌等多种实体肿瘤。由此,替雷利珠单抗成为了目前国内获批适应和纳入医保数量最多的PD-(L)1单抗药物。

替雷利珠单抗多项适应在海内外获批,这不仅展示了替雷利珠单抗在全球肿瘤治疗领域的竞争力,也彰显了中国制药行业的实力和创新力。期待更多国产原研药可以秉持严谨的科学精神,不断提升质量,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唱响中国之声!



汇聚专业精粹,

《白皮书》与CSCO指南更新中的人文光辉


周承志教授指出,此次替雷利珠单抗的成功出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智慧在国际上的广泛认可,然而,在汲取其成功的经验与启示的同时,我们仍需关注诸多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肺癌免疫治疗的规范性和患者的生存结局,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领域内临床及药学专家发起了“拯救生命的另一半”肺癌免疫治疗规范化项目,旨在推动全国范围内的肺癌免疫持续治疗的规范化实践。2023年底,我们工作组专家基于全国大样本的医生调研结果,结合循证医学证据,齐力打造了《CSCO-“拯救生命的另一半”肺癌免疫治疗持续用药规范化白皮书》[2](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全方位地展现我国肺癌免疫治疗持续用药的真实状况,发现临床实践中尚未被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推动我国肺癌免疫治疗规范化。

新鲜出炉的《2024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3]首次纳入了免疫治疗疗效评估与持续治疗的相关内容,指南指出:免疫治疗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导致其应答模式不同于传统化疗和靶向治疗,临床中观察到的非典型反应特征,包括延迟反应、假性进展(PsPD)、分离反应(DR)和超进展(HPD)等。同时也提出,对于首次疗效评估为SD的患者推荐继续治疗,4周期导入治疗后再评估才能更准确判断患者免疫治疗是否获益,应充分了解免疫反应的个体化差异,提前终止免疫治疗潜在影响患者免疫治疗的获益。同时,此次指南更新也明确PD的患者不都应立即停药,“对于所有疗效评估为iUPD的患者均需要在4~8周进行确认,若患者未出现快速进展、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检查指标快速恶化及ECOG评分下降,结合总体临床获益,可继续接受免疫治疗,确认过程中不停药。”


参考文献:

[1]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官网:https://www.ema.europa.eu/en/medicines/human/EPAR/tizveni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肺癌免疫治疗持续用药规范化白皮书》.2023年11月8日

[3]2024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指南

[4]Wang J, Lu S, Yu X, et al. Tisle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vs Chemotherapy Alone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Phase 3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Oncol. 2021 May 1;7(5):709-717.

[5]Lu S, Wang J, Yu Y, et al. Tisle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quamous NSCLC (RATIONALE 304): 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J Thorac Oncol. 2021 Sep;16(9):1512-1522.

[6]Caicun Zhou, Dingzhi Huang, Yun Fan, et al. Tislelizumab Versus Docetaxel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NSCLC (RATIONALE-303): A Phase 3, Open-Labe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 Thorac Oncol. 2023 Jan;18(1):93-105.

[7]Cheng Y, Fan Y, Zhao Y, et al. Tislelizumab plus platinum and etoposide versus placebo plus platinum and etoposide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extensive-stage SCLC (RATIONALE-312): a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zed, phase 3 clinical trial. J Thorac Oncol. 2024 Mar 7:S1556-0864(24)00115-1.

CCMTV肿瘤频道视频号已上线!
带您洞察肿瘤前沿资讯
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图片

发送
CCMTV肿瘤频道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